發人深省之一
忘了何時加了作家陳玉慧為Facebook好友,只衝著當時在出版社打工時偷閒看完了她的書,對她這個人印象如此深刻,在別人引述她的發言時按下了好友邀請,默默成為關注她的一員。
「做你自己想做的人,永遠不會太晚。」
下方有人提問,「連自己想成為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她說;「先不要做自己不想做的那種人。」
我說啊,這真是個百談不厭的話題。這樣的問題從17歲捫心自問至今,回答過別人不少次,自我說服好多次,而現在,第一千零一次的,再一次告訴自己。
其實也就是說的到卻難以做到的;或者說即便這一次做到到了,每隔一陣子總要再經歷一次恐慌→自問→說服→安定,無限循環的掙扎與反抗,反思而後冷靜。
--
發人深省之二
事關一位超過十年的好友,斷斷續續的聯絡著、失聯、又復而再聯絡。我從來都不是好好與朋友保持聯絡與維繫感情的人,因此常常為著那些會主動將我拴在身邊的好友充滿感激,否則Anti-social 鐵定將我打入世界的盡頭。離題了,回到這位好友。
超過5年未見,感謝科技將我們連在一起,去年一封APP留言,請我報價為她朋友拍攝一組個性風格的寫真。我羞赧地告訴她已經不能也不再接攝影Case了,尤其是這種好玩斃了但會自曝其短能力的危險工作,文末再小心翼翼地、看似隨意地詢問她的名字。
在我冷汗直流瞬間,一句臭罵勾起我對她的全數回憶,在深夜裡無聲大笑,往昔的笑鬧語氣都回來了。感謝妳,能接受我這樣沒大沒小毫無隔閡說笑的好友,妳的包容讓我能放心地展現真實的那一面。回到近來的這段對話。
「妳怎麼十年如一日的囉唆?」
「對別人就算了,對自己囉嗦的毛病怎麼始終改不掉?」
「妳如果看不見妳自己,別人要怎麼看到妳?」
「拜託妳,只要每個階段都看到自己有變威一點,就好了。」
「Be strong. You've already known what weakness is, and that is enough for you to identify yourself.」
謝謝妳,同樣的課題。如你所說,我都可以當自己的Mentor了,只是不知怎地總是不如旁觀者清啊。
Self identity, 要到幾歲才能學會?
If you forget my name, I'll definitely do the same.
ReplyDeleteAnd the world's changing, we do, too.
So, our identity changing as well :)
I won't. ;)
DeleteHonestly, I have no idea why I always so unsatisfied and so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