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艾菲爾鐵塔閃爍著光芒 |
龐畢度廣場前的鮮榨柳橙汁|狂歡後的可頌與熱茶|那抹閃爍眼角的光芒
------------------------------------------------------------------------------------------------------------------------------
之三、那抹閃爍眼角的光芒
之三、那抹閃爍眼角的光芒
認識尚先生算是場奇妙的意外。
尚先生是擁有一間劇院的資深劇場人,熱愛亞洲文化,每年逡巡於各大劇場、藝術節,發掘並買下節目,帶回自己的劇院巡演,而亞維農藝術節就是尚先生每年必訪的劇場盛會之一。
尚先生是擁有一間劇院的資深劇場人,熱愛亞洲文化,每年逡巡於各大劇場、藝術節,發掘並買下節目,帶回自己的劇院巡演,而亞維農藝術節就是尚先生每年必訪的劇場盛會之一。
第一年的亞維農我見過他數次,每次都是匆匆一瞥,唯一的對話是在他看完我們的演出後,我問了他想法,他用法文對一旁的公關簡短說了幾句就飄然離去,我也就順勢忘了這個人。直到今年上半年,一個沒看過的法國劇院名字加了我的Facebook好友,簡單瀏覽後他的記憶才又浮現腦中。透過Facebook與他短暫聊過後,便漫不經心的定下去巴黎找他見面的約定,(這約定很容易作為與外國友人聊天的Ending話題),便又忘了。直到後來確定接下今年的亞維農工作,在寄出大量的貴賓邀請函後,意外收到他的回覆,才真正讓這個約定兌現了。
與他餐敘的故事寫在上一篇Paris!Paris!,體驗巴黎是一次美好的經驗,然與他的對談才是真正令我收穫良多的。
我和尚先生的見面開始於他震驚於我不會說法文,但他很快就從善如流用英文與我對話,順便告訴我能遇到英文好的法國人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我更不客氣的一股腦兒將問題往他身上倒,絲毫不怕湮沒他。我們從巴黎聊起,一路聊到臺灣劇團的風格、趨勢,到法國和英國看戲的習慣。同樣擁有百年劇場歷史與傳統的英國和法國,法國人習慣在看戲前後用餐,看戲期間不飲食、不販售商品,將看戲這件事擺到最高位;而英國在這點倒是大相逕庭,巧克力冰淇淋少不了,中場休息的周邊商品更是毫不客氣的強劫你的荷包。即便是最簡單的節目單,在英國總是讓我掙扎良久,法國的傳統是大方發送的。「我們很重視文字,法國的觀眾習慣閱讀簡介挑戲,就行銷觀點,一份好的介紹才能讓觀眾信任並選擇,這不巧正是許多不熟法文的國外團隊易犯的錯。」他解釋。而我們都一致同意,在熱忱這件事上,英法兩國是不相上下,尤以年長者居多。不問價錢、不問距離,只要有好戲、好表演,千里跋涉都會去看。
當我大膽問他如何挑選投資的節目時,他露出了一抹促狹的微笑說「當然,要我喜歡的。」這神情讓我想到因愛逛街而買下百貨公司、愛喝咖啡而買下咖啡廳的人。他說明了作為一個老闆的考量,包括節目的完整度、成熟度和市場因素等,更細細分析這幾年臺灣團隊的優缺,和法國現今劇院發展的趨勢。即便坐在一旁的我,只是一介愛看戲的門外漢。
印象最深的是說起他曾邀至法國巡演的十鼓擊樂團,他是這麼說的:「十鼓的特別在於,他讓觀眾在觀賞時,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就是臺灣。看他們表演,就好像置身在臺灣一樣,感受著臺灣的聲音與震動,不只是身歷其境,整個人都會沉迷。就是這份特別,令法國人感動。」
一個法國人,一個臺灣人,我們各自用著第二外語英文,說著臺灣的表演,談著看戲的感觸。更多時候,語言只作為引言,帶出心裡的情緒,表露在肢體與表情間的熱情反倒解釋了一切。而他眼角閃爍著一絲我特別熟悉的光芒,是我在散場的觀眾眼中,常常看到的。
看完這系列怎麼一點也不覺得你antisocial了?
ReplyDelete+1
Delete可能是一個人旅行會比較敢
Delete主要是這幾個不是早就認識就是我住她家哪哈哈哈